估價行馮京當馬涼!誤當單位凶宅!險壞慈母轉按大計【星之谷專欄 – 香港經濟時報】

估價行錯認 凶宅 凶宅按揭
-廣告-

【買樓按揭】政府放寬按揭成數,有周轉需要的業主直接受惠,在不上按保情況下最多能申請7成按揭,套現能力大增。不過最近就有業主在轉按時遇上不幸事件,單位懷疑被估價行錯誤記錄為凶宅,令業主寢食難安,擔心單位的價值會一落千丈,類似的事件應如何化解?

估價行不為物業予以估價

業主蘇女士早前眼見政府放寬按市,加上銀行提供特高的轉按回贈,令她蠢蠢欲動,有意將現時的物業套現,為兒子置業提供首期,於是向銀行詢問物業估價事宜。不過卻傳來一個壞消息:銀行回覆指,所委聘的估價行不予以估價,換句話說,蘇女士的物業已經被視為事故單位。

被列為凶宅恐價值大跌

蘇女士與丈夫購買的是一手物業,入住廿多年來一直相安無事,更喜獲麟兒,一家三口生活美滿。而同層及上下層單位亦未曾發生命案,蘇女士對於自己的單位突然無辜被列為事故單位百思不得其解,更感到相當困擾,茶飯不思,擔心物業大跌價。

居住的大廈曾有人跳樓輕生

後來經銀行職員溝通,估價行提供一段新聞報道,指蘇女士居住的大廈曾有人跳樓輕生,並註明了涉事的單位,正正就是蘇女士的居所。惟蘇女士在翻查該媒體的網站,發現同一篇報道中沒有列明所涉及的單位樓層或室號。

新聞不會報道凶宅詳細地址

由於網站內容可以改動,究竟是文章內容曾經被刪改,還是有人「事事旦旦」,未求證就誤植假資訊則不得而知。不過筆者問過傳媒業的朋友,由於私隱問題,報道類似事故時一般不會公開詳細地址,只會以「xx地區一個屋苑」或「xx屋苑的中層」去形容,故單憑一篇新聞報道理應是不會推斷到涉事死者所住的單位,除非是非常轟動的命案。

錯誤植入事故單位資料

蘇女士經過竭而不捨的追查,發現新聞報道的事故確有其事,不過與蘇女士單位相差十多層樓,而湊巧輕生事主和蘇女士的丈夫同一個姓,相信有人馮京當馬涼,錯誤植入事故單位資料,已經透過銀行向估價行要求更正,加上蘇女士同時向幾間銀行查詢轉按事宜,其他估價行順利提供「靚估價」,蘇女士成功轉按套現再無阻礙。

死亡證會顯示死因及地點

事實上,估價行除了依賴新聞報道外,要查找有沒有人在估價單位內死亡,亦可向土地註冊處查冊,去檢視有沒有死亡證於被登記在涉事單位內,死亡證會列明死者過身的時間、地點和死因。

死亡證不一定需要註上土地註冊處

不過死亡證不一定需要註上土地註冊處,過去大多是聯名物業的業主按照長命契,當其中一方過身,才會註上,以證明另一名業主全權擁有物業。另外,即使查冊發現有死亡證,過去亦曾發生過有死者因為有多個物業,而繼承人就將死亡證註在所有物業上,以證明業權,致使在買家查冊時就會錯誤地以為單位曾有人死亡。

凶宅在法律上並沒有明確定義

幾個月前有一套港產片講述一幢大廈內有住客發現一具屍體後,竟企圖將屍體搬離大廈,避免物業淪為凶宅影響樓價,諷刺部份港人重視樓價多過人命,可謂笑中有淚。但從專業角度分析,有時連估價行也不可能百分百準確地標記出凶宅,再加上凶宅在法律上並沒有明確定義,即使是一般老死、病死等自然原因而離世,也不會定義為凶宅,所以準業主在置業前只要有估價行估足價,就毋須擔心物業會因為是凶宅而影響按揭申請。

子非魚

https://www.businesstimes.com.hk/articles/148925/買樓程序-按揭-估價行馮京當馬涼-誤當單位凶宅-險壞慈母轉按大計/

延伸閱讀:

如對本文章有任何問題或意見,歡迎按右上角 Whatsapp 按鈕聯絡我們互相交流。

推薦文章:【每週更新】銀行按揭利率及按揭回贈比較  

推薦文章:2.45% 按揭、轉按現金回贈,誰與爭鋒!

 

想知邊間銀行按息最平,回贈最高? 請留言向我們索取最新情報

 
非香港號碼,先選區號。

請檢查電話號碼是否正確。


陳凱琳同苟姑娘教你如何選擇按揭中介:

關於我們

免費按揭轉介,幫客人格價和尋找最低利息、最高回贈的銀行,以及為客人解決按揭上的奇難雜症。我們不收取任何費用,只想把所識和所想,向客人分享。公司的獎項和里程碑: 詳情請瀏覽星之谷按揭轉介網頁:https://starpagen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