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4月的財政預算案裡面,電子消費券應該是普遍市民最容易受惠的東西。申請資格簡單,只要年滿18歲以及常居香港的市民就可以申請。暫時政府提供了3種申請方法,包括書面登記、網上登記和委託人協助登記。根據官方消息,政府會爭取自今年八月開始,分5個月,每月$1000發放電子消費券給市民。市民可用八達通、WeChat Pay、支付寶香港和Tap & Go四款電子錢包獲取電子消費券,以在本地零售、餐飲和服務行業的實體店面或網店消費。
善用小額收入賺多幾轉
我們一直被教育使用信用卡卡冚卡會令利息倍增,最終還息多於還本,難以還清卡數,以致降低個人信貸額是理財大忌。但傳統教育並沒有好好地教育我們,逆向操作卡冚卡、倍大利息可以令財富快速增長。賺息不是大額資金的福利,借電子消費券做例子,港人也擅長利用這些細面額收入多賺幾轉。
電子消費券的限制
是次電子消費券每月派發的金額要即月使用,餘額逾期會被即時退還給政府。看過條款之後,相信大部分朋友也會和表妹有相同的疑問:
1. 每月只可以獲取$1000電子消費券,而且不可以儲起,那麼有其他方法延長使用電子消費券的金額?
2. 用什麼支付平台使用會賺得更多?
3. 有什麼方法可以借此機會賺取比$5000更多的價值呢?
商戶用戶齊賺
首先大家可以參考支付平台的「早鳥」優惠,譬如WeChat Pay HK預先訂閱可額外獲贈$10細額電子電子現金券。而Alipay HK則有印花獎賞和特定合作商戶優惠。香港電訊旗下的Tap & Go 也打算推出回贈給商戶或用戶。最後八達通隨電子消費券推出的商戶優惠就未有仔細公布。大家看完應該知道選擇哪個平台會賺更多啦!
至於商戶方面,因應電子消費券計劃,相信會令安裝電子支付裝置和交易成本下降(由2-3%降至1.5%或更低),吸引小微型商戶使用。只要是有實體店、非上市的商戶應該也會有所得益。如果大家想暫時留住消費力備用,購買現金優惠券(如百佳惠康券、Apple 禮品卡、甚至鴻福堂湯券等)也不失為一個辦法。不過鑑於早前Ruby Tuesday和UA清盤事件,電子甚至實體現金券/會籍在這些情況通常也難以獲得賠償,所以還是小心一點比較穩妥。
表妹
如對本文章有任何問題或意見,歡迎按右上角 Whatsapp 按鈕聯絡我們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