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講到,選擇投資項目時,如果只是憑感覺,對某一些自己略知一二的項目有信心,就有機會被感覺誤導,引致自己成為別人的韭菜。那麼作為一個一樣常常面對不同投資項目找上門的人,會怎樣對這些投資項目做客觀審查,而非只靠「信心」和「感覺」去衡量投資項目呢?容筆者分享另外一段朋友A的經歷。
項目經理推廣小故事
在一個元宇宙展覽會中,朋友A被一位推廣經理拉到一個NFT項目的展位前。經過一番溝通,項目負責人興高采烈的介紹一個「人人都可以做地主」的項目。項目有NFT認證地主的身份,由於剛剛立項,現在投入還是這個項目的原始股東。最低入場費約十萬八萬左右。然後朋友A就提出另外一個比較有名的類似項目做比較。負責人表示地主還有權把自己的地分租給其他人,所以建議先在虛擬世界擁有自己公司對應的地皮。當朋友A問到擁有這塊地之後的發展用途,負責人就表示可以用來打廣告,其他人路過就可以看見自己公司的產品和服務。因此接下來,朋友A就問這個項目的活躍會員人數。負責人表示資料庫中已經有幾萬位會員。不過朋友A問及怎樣令這班會員變得活躍的計劃的時候,負責人就開始語塞。
拆解盡職審查的基本要素
以上是朋友A這類經常被不同的項目找上門的人,每次做盡責調查時必問的基本問題。以上文談及的這類新創項目做例子,要是買地的項目最終的目標是為旗下的公司做廣告推廣,那麼對項目的會員群的質素就有要求。最起碼會員客戶群要是活躍,還有對你公司的服務或者產品有興趣。簡單來說就是這班人是否你公司業務的「目標客戶群」?其實就算負責人能提供滿意的答案,十個項目都未必有一個成功。不過只要有一個成功,回報又足夠大的話,控制好注碼後還是有正面的值博率。
展望元宇宙
回應上一篇文章,在這個全球收水,大家鬥窮的時代,玩那套「巧立名目,拉攏豪紳,分百姓錢」的套路只會更難。但朋友A和筆者展望元宇宙,Blockchain ,NFT, Web3,尚且認為有正面發展的潛力。畢竟對新技術,人們很容易對短期帶來的影響過度樂觀,對長期的影響過度悲觀的。當大家的認知和技術日漸成熟起來的時候,這些板塊還是有創新的價值和高增長潛力。若果以機率來計算的話,只要做好風險管理,還是可以乘着升勢獲取一些利潤。
表妹
延伸閱讀:
如對本文章有任何問題或意見,歡迎按右上角 Whatsapp 按鈕聯絡我們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