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去年九月發表《港女防守力》一文,分享當時的事業及財務部署,獲得不少朋友仔回應支持。本來寄望2020年社會景氣可以有所好轉,可惜肺炎疫情持續擴大,每天看著確診數字上升,醫療設備不足,實在未見有所起色。承接2019年後半年的經濟不景,筆者暫時只看到更多打工仔要無薪休假,還有更多中小企要裁員、頂讓或結業。政府政策無論對付疫情抑或挽救經濟也似鞭長莫及。相較於上次的地區性政經難關,我們尚可放眼國際發展事業。但今次疫情加上環球經濟癱瘓,堪比第三次世界大戰,我們還是要靠自己了。
好好照顧自己和家人 就是對群體最大的幫助
不知現在每天宅在家WFH,沒辦法和親朋摯友聚會相見、連街也不敢去的妳會否感覺情況比上一波政經危機更壞?筆者在此先利申一下,自己的工作也屬於醫療行業,但並非最受壓力的前線一群。而且因為自己所屬行業素來有剛性需求,疫情帶來的業務影響尚在可承受範圍。雖然如此,筆者非常明白遇上這個雙重的經濟低潮,妳可能覺得愈來愈灰很難熬,但更有可能開始學懂暫時調整自己對前景期望,摸索到一些身處亂世的生存之道。將短期目標訂在學會更好的自我管理、維持健康與穩定生活品質準沒錯。抱著感恩的態度看,香港比其他地方早十多年前就有了應付SARS的深刻防疫經驗,也尤幸我們2019年早了足足半年遇上政經危機,以致於我們對各方面均有更強的危機管理意識。
誰急,誰輸的理財思維
如果妳之前有讀過《港女防守力》,便知道筆者非常推崇女性以天生防守力強的特性應付難關。翻看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因為社會經濟衰落而衍生的貧窮、關係破裂、犯罪與暴亂問題,很大機會在疫情過後(即最少半年到一年)才開始浮現。所以首要目標必然是先穩住資金來源,以作打持久戰。只要守得住第一度經濟防線,或許便可以避免後來的痛苦掙扎。之不過現在連匯豐也暫停派息,歐英保險監管機構甚至出手建議保險公司暫停股利和股票回購並推遲發放獎金。個別以食息食紅利來增加收入的方案看似失效。假如我們幸運地能保住收入,又應該如何管理財富呢?筆者不是說現時完全不能入市,但世界上的投資買賣總逃不過「誰急,誰輸」的規律。加倍小心的配置保險及理財計劃,甚至實行現金為王也不為過。切勿因為貪心和急著增加收入而胡亂入市買貨。筆者近來就見不少人因為太心急而蒙受損失。商業上申請政府的賠償或資助通常問題不大,但個人或機構申請貸款則要萬分注意。不過貸款的話題牽涉資料太多,有機會再分享。
表妹
作者過去文章:
https://goo.gl/91KKFv
如對本文章有任何問題或意見,歡迎按右上角 Whatsapp 按鈕聯絡我們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