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香港的運動員迎來了史無前例的獎牌數量,但散戶卻迎來了越震越有的股災。在阿爺無定向掃蕩之下,很多產業也因為受到消息影響而令外資瘋狂撤資。一有任何風吹草動,就算沒有真憑實據,疑心引致的拋售也夠讓股票狂瀉。筆者作稿當日剛剛又出了一道內地禁止有醫美成份的新股上市的消息,稱用作「打擊整容」。雖然政策不會對已上市的醫美股作干預,但消息一出,現有醫美股還是要挨打。似乎這些無定向的打擊政策還沒有完,到底散戶怎樣才可以保障自己呢?
樓股大不同
股票跟買樓的操作完全相反。近十幾年,香港的樓市是升多跌少。因此只要有足夠的持貨能力(反正買入物業後被SSD綁三年),又沒有揀中少部份接貨時已溢價太高/有隱藏問題的盤源,就很難會蝕讓離場。近日樓市更似乎已經完全消化疫情和經濟不景的不利消息。租金水平亦已經回穩。雖然未至於大升,但也靜中帶旺,一片含苞待放的樣子。相較之下,股票選擇很多,短時間波幅上落大,也頗受各種政經消息影響。就算強如曾經一時風頭無兩的亞里巴巴,神話現在的股價也一樣無力回天。以往一貫受投資者奉行的價值投資法似乎也未能用來預期這些股票市場的突變。
止蝕Vs 撈底
面對近日的股市現象,一些素人投資導師會說要建議嚴格執行止蝕,但有些心雄或大膽的投資者覺得有空間撈底。筆者認為作為一個散戶新手,第一件應該要學的事就是止蝕。要成功執行止蝕,大圍導師都會有同一個建議:冷靜客觀看市,訂立止蝕的百分比。有些派別設定在20-30% 之間,也有比較進取的設定在40%。另外亦有人說要按不同股票業務的情況而定。不過據筆者觀察,過分冷靜的朋友,少不免會對大市的情緒波動敏感度較低。相反本身情緒較收放自如的朋友,似乎亦較容易順著模糊邏輯(fuzzy logic)緊貼市況。
太陽蛋定理
假如對自己的判斷非常有信心,倒可以考慮等現行市況穩定後分批撈底。不過人生都總會遇到一些時候,做什麼事情都沒有進展。小時候外婆教煎太陽蛋,要煎得漂亮的秘訣,就是把蛋放落鑊後「千萬不要動」。早兩年稍有進帳的朋友,反正已經煎好了一些太陽蛋,現今股票市況看來還是先再靜待時機才考慮出手吧。
表妹
如對本文章有任何問題或意見,歡迎按右上角 Whatsapp 按鈕聯絡我們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