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家投稿 】小資女手記: 運動員的回報

運動員的回報 2020東京奧運
-廣告-

香港運動員在東京奧運頻頻報捷!先有張家朗花劍勇奪冠軍,筆者作稿期間則有何詩蓓再獲得首個香港游泳奧運獎牌!除了全城祝賀奪牌運動員以外,另一個焦點就是:究竟奪牌選手的獎金有多少呢?

各地奪牌獎勵

據之前公佈的資料顯示,香港恒基兆業地產的「恒基精英運動員嘉許計劃」剛剛提升了奧運獎牌的一次性獎金金額:個人項目金牌的會由以往300萬港元增加至500萬港元,銀牌和銅牌的分別增加至250萬港元及125萬港元,而隊際項目金牌的會增加至1,000萬港元。此外由於張家朗畢業於林大輝中學,他亦可獲得林大輝中學畢業生獎勵計劃250萬港元獎金。單計這兩項獎金,金牌得主張家朗已最少有750萬港元。另外不同企業甚至提出向奪牌運動員送出買樓免佣、終身會藉等「著數」。雖然香港的奧運獎金低於新加坡及台灣,但比近年內地將現金獎勵從60萬降至24萬人民幣還高不少。不過根據運動員來自於不同省份,不少省政府也會另發現金獎勵,金額也有機會達到過百萬元人民幣。除了現金獎勵,各國也推出許多優惠方案,例如贈送豪華車子、送住房、免服兵役等等。

運動員的給職

一直以來,體育生的生活保障都不如一般在職人士,以至於一些本來有潛能的選手都因為生活問題而發揮受限。上年疫情更令他們連當體育教練也沒法獲得足夠收入。表妹就有一個獲獎無數的年輕三鐵女鐵人朋友,因為運動員津貼不足以應付生活,加上疫情令大部分賽事暫停,無法贏取獎金,所以轉行做保險經紀。香港的「精英訓練資助計劃」津貼範圍,由每月約七至八千港元(成人隊組別),至精英甲+ 組別可獲每月約四萬一千到四萬八千港元的資助。但要獲得高額津貼,就先要在認受性高的大型國際賽事奪標。

成功的條件

到底是有雞先還是有蛋先?先有獎牌再提供資源,還是先有資源再培訓出精英?我們或者可以從獲獎者的背景得到答案。近日的兩位奪牌選手,一個是運動員家族,另一個則是家中有充裕資源(不限於金錢)栽培。不過有資源也當然要努力和有實力,正如其他各國對手一樣。其實各項體育運動又或者唱歌、跳舞、樂器演奏的項目類似,也是跟隨八二法則(甚至九一)。一將功成的背後,大部分人也沒有足夠資源,浮浮沈沈的在等機遇往上爬。完成今屆奧運後退役的46歲烏茲別克體操選手舒素雲天娜,是一位為爭取獎金給兒子治病而參加足足8 屆奧運的媽媽級選手。她是前蘇聯出身的運動員,可想言之當時培訓資源肯定不多,但她卻獲獎無數。是什麼驅使她付出所有,成為一個出色的運動員?除了本身有天份以外,就是對家人的愛和責任了。

表妹

作者過去文章

如對本文章有任何問題或意見,歡迎按右上角 Whatsapp 按鈕聯絡我們互相交流。

推薦文章:【每週更新】銀行按揭利率及按揭回贈比較  

推薦文章:2.45% 按揭、轉按現金回贈,誰與爭鋒!

 

想知邊間銀行按息最平,回贈最高? 請留言向我們索取最新情報

 
非香港號碼,先選區號。

請檢查電話號碼是否正確。


陳凱琳同苟姑娘教你如何選擇按揭中介:

關於我們

免費按揭轉介,幫客人格價和尋找最低利息、最高回贈的銀行,以及為客人解決按揭上的奇難雜症。我們不收取任何費用,只想把所識和所想,向客人分享。公司的獎項和里程碑: 詳情請瀏覽星之谷按揭轉介網頁:https://starpagen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