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收購一層工廈拆售的的小型財團外,還有一批較有實力的發展商,會購入一整幢工廈翻新甚至重建,這種方法的彈性及整體做出來的效果會較好。因為如只購入其中一層,拆家最多只能粉飾該層的電梯大堂,但如果是整幢翻新或重建的話,發展商便可以隨意將整幢大廈由地下電梯大堂開始粉飾至同一風格,甚至可以為各層電梯大堂加設中央空調及智能保安系統等。在外觀上,亦可以裝扮得像住宅一樣,令買家完全感受不到進入工業大廈的氣氛。
事實上,不單止私人財團在進行工廈扮住宅活動,香港政府在2012年亦提出將柴灣工廠大廈改建成公共屋村(屯阝)的計劃(見連結3)。紫灣工廠大廈原本有378個工業單位,單位內不設洗手間,用戶只能使用中座的公共洗手間。在2016年完成改建後(見連結4),該幢工廈搖身一變成為187個住宅單位,每戶均有獨立廚廁。
在2018年2月6日,屋宇署因應近期大行其道的工廈劏房改建活動,發出了《防止濫用工業樓宇作居住用途的措施 》通函與所有認可人仕(連結5及6)。表示無論在建築物條例下屬需審批的情況,又或者需在開工前入通知書的小型工程項目,屋宇署均「不會批准將工廈處所分間為設有獨立洗手間設施的“小型”工廈單位的改動及加建工程方案」。
筆者前段所述的幾種情況,包括私人財團將一層工廈分間或將整幢翻新,甚至政府的華廈村改建計劃來說,相信在現時才申請入則便不會獲得審批了。另一種情況,假如是全幢拆卸重建並重新入則,即使是一戶一廁,筆者則看不到絕不審批的理由。所以,就現時的情況來看,想把一個大面積工廈單位入則間成有獨立廚廁的劏房活動將成絕響。
讀者擬購入這類「小型24小時工作間」前,務必注意有關單位是否已成功分契及有關圖則是否獲批。如有懷疑,應向合資格人仕查詢。
延伸閱讀:
工廈劏房 勢成絕響(一)
連結:
- 東方日報:柴灣H型工廈改建公屋
- 東網:柴灣工廈耗3.3億變華廈邨 187戶月底入伙
- 屋宇署 – 通告函件: 防止濫用工業樓宇作居住用途的措施
- 蘋果日報: 屋宇署禁工廈間房增建獨立廁所 建築師:難杜絕劏房
子非魚
如對本文章有任何問題或意見,歡迎按右上角 Whatsapp 按鈕聯絡我們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