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如果有申請香港政府為支助中小企零售業所推出的「 抗疫基金 」的「 零售業資助計劃 」,今個月應該會陸續收到批核的通知。如果你成功獲批,表妹實在是非常恭喜你!因為相較去年李嘉誠基金會的應急錢支援,是次成功批核的比例似乎較低。據了解,去年李氏基金會的應急錢計劃3 期總共收到4.3萬申請,當中2.8 萬宗獲批,百分比為65%。而政府的「 零售業資助計劃 」則收到9.3 萬宗零售資助申請,當中有2.9 萬獲批,獲批百分比為31%。
防疫抗疫基金零售業資助計劃: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009/02/P2020090200588.htm
假如你旗下有一間公司成功收到兩次的支援(3萬+8萬或6萬+8萬)總數加起來就有最少超過11萬或14萬的額外支助。若你旗下有多於一間做零售業務的公司申請,好彩的話獲得資助的數額就以倍計。雖然十幾萬資助對經營者來說未必是大數目,但妥當安排這些款項也足夠達成一些目標。表妹訪問過一些有申請資助的中小企負責人朋友,得到的答案有以下幾類型:
- 交租/出糧/放入資金池留作抵銷正常開支。有獲得資助的朋友說,既然這筆款項最後也是公司資產的一部分,就不用分得那麼仔細。放在戶口裡面,自自然然就會花掉。留意夥計出糧方面,有供mpf 的員工戶口也有每員工最多$9k 的政府資助。
- 為業務添置營運新器材/設備。難得獲得一批意外之財,所謂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即使生意困難也要逆水行舟加快發展
- 做實體或網路營銷廣告。這不包括用在提升業務的科技水平,因為要提升科技水平的話,申請科技券已經可以資助最多60萬元,涵蓋多達6個項目不多於3/4 的開支了。
- 抵銷公司部分啟動資金。有些公司由於業務受外來因素影響而需考慮結業,這筆安慰金的到來就正好補償部分股東一開始時付出的啟動資金。
抗疫八萬蚊到底要怎樣運用?每間公司內部文化不同,對於上述幾個方向筆者也沒有太大意見。筆者只想說無論決定最後怎樣運用,最好還是一開始就給這筆資金一個標記、一個安排。無意識的消耗掉,最後又沒有為經營者或業務添加任何新的價值,大概也不是精明的你希望見到的事啊!
表妹
如對本文章有任何問題或意見,歡迎按右上角 Whatsapp 按鈕聯絡我們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