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一講到借錢,就會有負面看法,認為借錢要付利息,即是加大負債,但利潤是未知數,往往未見其利先見其弊。其實槓桿是一把雙面刃,使用得宜的話能夠倍大所獲得的利潤,不過若收入無法抵銷借入的數額,就會出現無力償還債務的情況。
為什麼說槓桿值得利用呢?相信很多人都像我一樣一窮二白,就算看到必賺的投資機會也總是因為資金不足而無法作大額投資。如何能夠像富人一樣,把握機會進行大手買賣呢?秘訣就是透過貸款注資到自己的投資項目來賺取利潤。適當利用槓桿增加可用資金,再以大額買入具增值潛力的資產,在相對高位時賣出,就能套現獲利。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出現虧損,槓桿也會直接擴大虧損幅度,所以槓桿能帶來巨利,也能加深欠債。
為避免過度借貸,計算槓桿比率顯得相當重要.槓桿比率就是抵押品和借貸數額的比例,這個計算概念在股票抵押操作上尤其重要,因為一旦沒有足夠的股票價值作抵押品,證劵行會馬上給該戶口的margin斬倉,令投資者蒙受損失。那到底槓桿比率應該多少才算健康?我認為理想比例應該是1比1-1.5,即是如果有100萬資產,額外借入100-150萬作一至一點五倍槓桿是比較合理的做法,當然這個比例也要視乎家庭入息及支出而決定,不能一概而論。
雖然槓桿對財富增值很有裨益,但是歸根究底,還是需要找到值得大額投資的東西,再發揮槓桿的優勢,才能獲得最大利益。所以要先有投資眼光,發掘出倍升的資產,然後用槓桿放大利潤,才能真正享受到槓桿增加賺幅的好處。眼見有朋友聽KOL推介跑去借私人貸款,把資金投放在波幅甚大的毫股、仙股上,結果連本帶利輸清,實在令人惋惜。
Happylittlec9
作者其他文章:
https://goo.gl/QjBKw8
如對本文章有任何問題或意見,歡迎按右上角 Whatsapp 按鈕聯絡我們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