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滙近日跌穿有史以來的低位,見每美元兌7.831港元水平,雖然下跌幅度非常輕微,但好歹多年來未曾見過,究竟對樓市有甚麼啟示,按息走勢又會如何?
首先解說港滙走弱原因:
1. 美國總統特朗普推出鋼、鋁關稅措施,是對當年「美國優先」(American first)參選宣言付諸實行,市場亦憧憬美國能否振興本土經濟,以及「強美元」政策會否成功落實,故此令到港滙出現弱勢。
2. 本月21日美國聯儲局有機會宣佈加息,市場認為加息可能性高達100%,而且有10%認為有機會連加兩次息,原因是全年加息可能性又當初估算最多3次變成最多4次,屬於市場較難預見的結果,促使港元弱勢。
3. 在特朗普言論後,港元弱勢已成,難忽然轉強,故此港元短倉又再出現。
弱港元究竟對本港樓市有甚麼影響?大家首先需要明白「價」及「量」的概念,現時港元的「價」呈弱勢,但「量」層面不一定出現變動。即使有人沽出港元現貨,並兌換成美元,理論上港元會出現流走情況,但筆者不厭其煩地提及,銀行總結餘及外滙基金票據及債券總額逾萬億元才是樓市升溫的主要推手,要是這筆資金不願流走,對於本地樓價影響敢肯定是零。
除非美國聯儲局加息步伐出奇地提速,貿易戰進一步加劇,港元美元息拆闊見1厘以上,有強大的套息誘因,才會促使港滙由目前7.83元,進一步跌至7.85元「弱方兌換保證」,迫使金管局入市,沽出美元買入港元,才令本港資金池「水位」下降,出現真正的加息周期。
樓榮
如對本文章有任何問題或意見,歡迎按右上角 Whatsapp 按鈕聯絡我們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