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疫情緩和,大家去各大商場都感受到相當熱鬧,正當大家以為市場上各行業都開始復原,甚至賺大錢嘅時候,筆者聽回來的卻是另一個故事。一般寒暄生意朋友報喜不報憂有幾勁有幾厲害,到多飲兩杯也會道出他們所憂慮,錢是賺到但同時債臺高築,始終社會運動加埋前所未有嘅疫情重創了很多行業,現在生意嘅復原只係一塊止血嘅膠布,要補返之前嘅血需要一段長時間,如果不幸要再放多一次血,可能捱不住倒閉清盤才是最佳選擇。
始終生意世界冇人會認衰,最主要原因就係,你認咗輸錢或者生意唔好只會一沉百踩,尤其做零售等等的生意朋友更加清楚,如果生意唔掂週轉不靈嘅消息傳咗出去,供應商只會提早臨門收款,雪上加霜,搞得不好銀行相關知道,真係要call loan的話就GG了。
競爭巨人湧現
隨著唔少行業和生意基金化證券化,市場上不少新的競爭者擁有著強大資金背景,加上一些行業例如餐飲業或者零售,需要大量分店分攤廣告市場費用,或者同一化食物食材從而節省成本。傳統行業創業者面對嘅困難越來越大,可以說是左一巴右一巴,加上新競爭者不求Revenue只求turnover,傳統做生意透過客人賺錢難度會越來越高。這個情況在國內更加嚴重,燒錢都燒死啲小企業,以本傷人嘅情況比比皆是,傳統生意嘅營運者,真係唔可以用以前套思維去應對,更加唔可以掛住個勇字,加埋唔知輪迴幾耐嘅疫情, 黯然倒閉只有可惜。
千祈唔好亂咁加油
疫情已經超過一年多,有些做生意的朋友慨嘆早知唔好咁加油,不擴充營業唔增加規模,可能到現在還是挺得住,現在卻是努力賺錢抵償之前的損失。加油擴充營業做宣傳係好有型嘅事,不少身邊嘅人鼓勵你咁做,但係社會運動疫情加上競爭巨人在不同行業出現,盲目衝出去擴張好容易火燒後欄,加上社交平台廣告越趨昂貴,所需費用每年上升,精準度卻每況愈下,保留實力現金,點樣唔死才是疫市營商之道。
上車樓
如對本文章有任何問題或意見,歡迎按右上角 Whatsapp 按鈕聯絡我們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