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情緩和,無論社交場合食市亦都逐步放寬限制要求,正當社會逐漸回復正常之際,相信打工的朋友們看見的不是人工的升幅,是猛力上升的通脹,無論在家煮飯的食材價格,以及外出用膳人均消費也在急劇上升中,大家從新聞看到的原因是環球貨運成本急增,雖然筆者不排除這個可能性,但是另一個最現實的原因就是人哋加價就算我成本沒有影響為什麼我要蝕底唔加價呢?
焗住留港消費
據MoneySmart引述Media Outreach的報道指,港人每年花費近1,900億港元的金額於旅遊上,每人平均旅遊開支成為世界十大市場之首。儘管泰國澳洲等等地方開始通關,但係回到香港都要面對長時間的隔離,無論是返工或者做生意的朋友也不可能用這麼多時間待在酒店,基本上外地旅遊是停頓的,如果收入沒有受到疫情影響的朋友自然把這些開支用在飲食社交場合上,食肆看的是客人的承受能力,喺現今嘅情況唔加價就真係笨,當然不少食肆上年虧本了很多甚至有些已經關閉,現在是他們的黃金時間去追回這些損失,也是相當理解的。當然不少飲食業的朋友把握著低舖租高利潤的情況下呢個時間不斷擴張業務,希望在環球通關之前分一杯羹。
低收入高消費
根據政府統計處公布2021年第2季的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指出本港每月入息中位數為19,600元(不包括外傭),雖然2021年頭八個月嘅通脹平均大約是1.4%,但相信大家的體感通脹絕對不是這個數字,甚至說是5~8% 並不為過,但全年嘅加薪水平可能1%左右甚至沒有,加上住宅物業市場租金已經止跌回升,如果現在還在租樓的朋友,可以說是百上加斤。
聰明消費
如果大家有外出用膳的習慣,不難發現越係可以擺上Facebook IG嘅食店,加價幅度就會越高,相反一些傳統酒樓加上特價優惠往往使落後大市,靈活比較在不同地方用膳消費娛樂,相信係疫市慳錢嘅方法,社交媒體價值往往大於實際用餐價值,如果大家實際一點就可以節省咗這一個Premium,或者揀選優惠時段,另一方面避免過度消費,疫情好似定下來但還未回復,加強政策對經濟的影響大家絕對適宜留返多個安全錢,同時找一些穩陣的投資去對抗疫情下的惡性通脹。
上車樓
如對本文章有任何問題或意見,歡迎按右上角 Whatsapp 按鈕聯絡我們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