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有一則花生文,內容講述一個男人跟女朋友拍拖,一直拖着不願意談論婚期。平日既沒有態度上表示誠意,確認關係,亦沒有實際上行動,而且平時相約好見面之後,還常常改變主意。近日女朋友表示因為男朋友回覆得太慢,決定離開他,到外地相親。男朋友知道以後才說自己只是還未發力行動,要箍煲把人搶回來。他甚至埋怨女朋友為甚麼不多等幾日,又周圍向朋友表示:「我已經準備好結婚喇,唔明白點解女朋友要分手。」
火花不等愛人
相信大家對以上故事感覺似曾相識。隨着越來越多大型國際展覽和活動一改以往做法,將舉辦地點從香港遷移到新加坡或其他與香港旗鼓相當的城市,大家普遍感受到香港對外資吸引力下降的問題。本地各界政商代表也跳出來,呼籲政府採取積極行動,重新考慮撤銷妨礙外商進入投資的防疫政策。筆者於執筆撰寫本文之日,政府亦公布一系列新入境檢疫措施,由本來的3天酒店檢疫隔離+4天居家醫學監察,減至0天隔離+3天醫學監察的檢疫措施。不過,不少商家意見領袖都指出,一日未完全撤銷隔離政策,對重新獲取外資信任、建立國際形象的意義也不大。相信全面通關在即,為救經濟,完全撤銷隔離政策可以說是刻不容緩。
移民潮引致上位潮
上回講到,近日有不少僱主表示越來越難請人。原因在此不多討論,可以參考上篇文章。問題在於中層被挖空之後,尚待成熟的新鮮人被推上位,青黃不接亦令很多企業非常頭痛。不只是商業機構,連教育和醫療體系也備受衝擊,結果導致不同機構和企業連環出錯,轟動全港。如果要改善問題,相信要從根本的規劃做起,不要操之過急。建議各界加強在職支持和培訓,改善整體各個界別的企業體質,善待繼續留在香港付出的人才,避免朝令夕改,以免再輸出人力人脈資源,擔當其他競爭對手的補血包。
表妹
如對本文章有任何問題或意見,歡迎按右上角 Whatsapp 按鈕聯絡我們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