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有行山 apps 前,在山頂空擴地方收到手機訊號的話,還勉強可以用 Google map 定位。不過在郊野地區 Google map 的資訊很少,許多時連山路也沒有,實在是聊勝於無而已。
筆者的朋友介紹了一個很好用的行山手機 apps,叫「香港遠足路線」,該 apps 用戶可以用家中先下載程式,並且可以在 apps 內劃出路線及標記重要景點或路標等。由於本身的地圖是離線下載,所以即使在沒有手機訊號的情況下,只要收到 GPS 訊號便能夠清楚顯示自己所處的位置、出發前定下的路線及地形等,除了電話沒電外,已找不到迷路的理由了。當然,為免電話真的出了任何問題,一份早有準備的實體地圖也是必須的。
香港遠足路線官方網站
https://hikingtrailhk.appspot.com/home.hk.html
使用方法
這個 apps 內已預設了一些熱門的行山路線,用戶可直接跟著來行,譬如想行得舒適一點的,可以在分類中選擇家樂徑,比較適合一家大小行走。
假如想自行設計路線便可以選新增路線。為新增的路線改名後,便可以用劃線工具繪上預定路線 (圖2),及用圖釘工具標示重要資訊。圖釘工具有許多種不同的圖示,例如使用旗幟,當使用瀏覽模式時,會清楚顯示一個大旗幟,適合用來標示重要地方,也可選擇其他如洗手間、露營地點等 (圖3)。
這個 apps 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功能,在路線欄內會顯示路程中距離及高度上或落的落差 (圖4上方),亦在功能表內叫出路線的距離–高度圖 (圖4下方)。筆者覺得在實際使用時,不會有太大用處,畢竟,對於行過該路段的人應對高度有一定印象。初行山者,其實亦難以理解所謂的上落其實有多辛苦。
不過,在規劃行程時,也可以嘗試用一小時走4公里平路,或每上或落100米需要多走15分鐘的定律用來評估所需行程。譬如這次規劃的北潭拗– 赤徑馬頭行程,距離是約3.4公里 (51分鐘),行程中會落90米及上240米即總共330米的落差 (49.5分鐘),便可預計整個行程需時約100分鐘 (1小時40分鐘)。根據筆者經驗,這段路,一般成年人都可在1小時40分鐘內行完,所以這個方法也頗為準確及保守了。

在主要資訊來說,與實體地圖比較,香港遠足路線apps沒有顯示屬泥路的山路(實體地圖顯示為橙色線),算是稍為美中不足之處。
飛魚子
作者過去文章:
如對本文章有任何問題或意見,歡迎按右上角 Whatsapp 按鈕聯絡我們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