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性聆聽
香港人這一個情況係特別嚴重,因為大家都知香港人特質就係自視好高,往往聆聽接收資訊嘅時候已經有強烈嘅filter,啱聽嘅先入到耳,唔啱聽嘅當冇聽過;久而久之累積某一方面嘅資訊和意見太多,更加堅硬咗自己嘅立場。簡單例子就係樓價年年都有人叫貴,身邊總有幾個朋友同你講一定會跌,但係事實係點都唔使多講。由於佢哋唔忿氣估錯咗,就會不斷再堅硬自己嘅立場,去游說其他有機會說服到嘅朋友。久而久之形成一個部落效應,長時間都上唔到車買唔到樓,喺環球不斷量化寬鬆嘅時候,增加資產遠遠跑輸大市,怨氣累積越來越重。如果當初朋友們唔set一個filter畀自己,相信已經能夠乘上資產增值的順風車。
聆聽也要睇名氣
呢個都係香港人聆聽或者接收資訊嘅盲腸,對方有名氣嘅講乜嘢都係金科玉律,有時睇到其他KOL講嘅評論得啖笑,但係身邊朋友卻津津樂道。亦都可能大家都嘗試過同身邊人講咗相同嘅話,有一日朋友茅塞頓開,同你開心分享某名人講返相同嘅嘢;呢啲故事不斷重複緊,皆因接收者係接收意見嘅時候已經同你定咗位。尤其係親戚同埋朋友,不會接受同輩或者晚輩指點或者接受一些置業投資上的意見,佢哋角度食鹽多過你食米,或者同輩不會接受大家一起出生但你跑得比較前。
喺我哋嘅角度與其諗呢一啲嘢,不如接收不同嘅意見開放自己嘅心眼,多聆聽多思考再從而懂得自己分析。盲目相信名人分析,不一定能夠致富,只相信名氣的話,更可能會中咗一些有心人的設局;不少KOL其實都要做生意,有時接收意見都要諗一諗KOL嘅背景。共同創富、創造雙贏都是一件好事,只怕是大家的金錢就是他的財富,佢贏你輸,呢一類例子比比皆是,故事不斷在發生中。
聆聽嘅時候切勿聖人上身
香港係一個文化道德差異好大嘅地方,面一套底一套,有時睇到KOL嘅短片,道德標準講得非常高。雖然好明白KOL講嘢都係投其所好,但聆聽者更加要懂得自己分析,吸收有用嘅養分;價值觀方面切勿聖人上身,否則越聽可能會越偏激;甚至好似信仰形式盲目相信,如果立心不良嘅就好容易中招。無論之前夾公仔機、掘礦機,相信大家也有所聽聞。
信仰形式洗腦
由於聆聽者有時選擇咗聖人上身嘅聆聽方式,有心嘅演講者就用返相同嘅方法去應付,除咗在宗教道德上還可以在財富增值。例如上完個課程就會發達,或者投入有限嘅金錢回報大到難以置信。由於佢哋行聖人mode,佢分享嘅賺錢方法係普渡眾生,冷靜落嚟聽落其實覺得幾可笑。但係香港人自以為是嘅習慣永遠覺得自己係最醒,心底裏也是想一朝發達唔使付出,結果更加容易中招,都係嗰句東張西望見。
突破盲腸
選擇性聆聽,如果和一般人相同方法就會得出一般人的結果;簡單講返工嘅,望一朝發達唔使打工、輕鬆買樓,結果更加容易中伏;加上知識嘅朋友圈子也是相同氣場,結果唔會負負得正;唔信物業嘅繼續唔信物業,日日祈禱樓市大跌但係自己嗰份工同荷包冇影響,係咪矛盾都極點呢?要突破盲腸就要移除自己大家耳出面嘅filter,打開心眼不斷聆聽接收和分析,聽嘢唔好淨係信名氣,尤其疫情期間市場變化快得很, 好多嘢都要同步去聆聽分析, 盡量跟貼個市, 這樣先唔會容易做錯決定。
上車樓
如對本文章有任何問題或意見,歡迎按右上角 Whatsapp 按鈕聯絡我們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