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有留意元朗新盤開售比傳統中產藍籌屋苑呎價太古城高很多,當然一個是新樓;一個是40年的樓盤。但從地域上或者傳統香港物業投資者來說,都係一點O嘴的事情,當然不斷發展嘅鐵路網、元朗新盤嘅超級商場配套筆者都非常喜歡,現實鐵路網和配套係拉近咗不同地域嘅樓價,加上北部都會區嘅消息,但反轉睇由拉近到超越,甚至係大幅拋離,如果大家都係偏愛置業係考慮性價比的話,適宜停一停諗一諗。
北部都會區的催化
北部都會區的消息,促使元朗新盤更加搶手,「北部都會區」面積達300平方公里,未來可供250萬人居住,特首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上指出,北部都會區包括元朗區和北區兩個地方行政區,大家認為香港中心北移的期望,更加拉闊元朗新樓和市區傳統藍籌屋苑價格。
年輕人愛大型商場鐵路網
十多年前新婚夫婦比較喜愛的是屋苑形式未必需要近鐵路站,但是現在生活五光十色再加上疫情催化,交通方便、超級商場配套、豪華會所順序變成年輕人置業嘅 Top 3 answer,加上大部份置業的都有家人資助,選擇性價比的考量會比較低,另外對樓價走勢以及地區等等沒有多大的概念,最重要是中產級的生活配套交通,網上社交媒體都要有型要夠chill,social value遠大於其他考慮,自然這一類樓盤水漲船高,相比起傳統嘅中產豪華住宅地區概念已經模糊化,加上林鄭plan 1,000萬港幣以下可以借八成,考量自然在於生活享受多於配套。
校網地區變成次要
以前初初學買樓都係三個字: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現在係配套 配套 配套,也有部分家庭未必打算生育小孩,所以對校網嘅考慮自然減少,加上疫情關係先享受主義嚴重,可能日後才考慮搬家,甚至心想移民也不定,所以考量最大的是現存的配套和生活,最緊要夠grand,能夠放上社交媒體才是最重要。
尋找性價比
喺筆者嘅角度,買樓嘅錢唔容易返嚟,我嘅考慮比較多會係性價比例如物業環境質素,雖然筆者未有小朋友,但係都會考慮附近或者係鄰居定居住質素,不一定是很好的配套,最重要是一些較接近中產的地區,當見到元朗新樓Yoho Hub每呎約22,000港幣多一些,太古城這裏藍籌屋苑價格卻是每一呎約16,000港幣,加上林鄭plan的泡沫,在之前納米樓及低價盤熱潮已經領教過,一旦改變有其政策風險,所以筆者還是會選擇後者。
上車樓
如對本文章有任何問題或意見,歡迎按右上角 Whatsapp 按鈕聯絡我們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