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六月經歷市道小陽春之後,七月的大市顯得有些無力。香港政府公佈六月通脹為0.7%,似乎比上兩個月緩和。相對美國六月通脹卻飆升至9.1%,創40年新高。雖然表面上通脹率下降,但筆者觀察身邊的食品,又或者一些公共交通工具,譬如的士也有明顯加價的趨勢。加息壓力日漸逼近令供樓負擔上升,加上毗鄰的澳門和內地又封城等等不利消息影響,令投資者都保守審慎。唯一是人工加幅低得可憐,各種生活成本夾擊,蠟燭兩頭燒的局面暫時難以打破。
金錢的流向
現在市面遍地的投資都很「艇」,連債券的違約率都上升。以往不少本來可以保住本金,有把握的投資都居然游出了公海,有排未靠岸又何來談回報?如果將長遠貶值的錢,去換長遠升值的優質資產,時間拉長便會分出高下。部分實物資產,譬如溢價相對低的優質樓宇物業,或者其他優質的非實物投資工具相信還是可以滿足長遠升值的要求。不過如果一些資產本身就是高價買入,根據大自然定律贏面必然較低。
經營手法轉變
正職收入沒有增加,很多人因而拓展副業做些小生意。做生意交易一般有兩種做法,一是先提供服務再收取費用,二則是先收取費用再提供服務。筆者聽聞做小生意的朋友,近來越來越多要求客人落訂金。據筆者聽聞,產生這個做法是因為這些小型生意經營者發現,越來越多客人臨時失約放飛機。不過也要看業務和客人的品質而定。一般質素較高、有高信任度、付得起的客人,在之前其他交易之中,通常都養成先感受服務的好處,再付費用的習慣。
過於執著提供任何服務前先收取費用的做法,或許會 by natural selection 將優質客人排除在外。不過客人臨時失約放飛機當然會令經營者有損失。因此比較好的做法是業務初期盡量用好服務吸引優質客人,待生意上軌道,客戶群滿滿之後就有向什麼客人提供服務的選擇權。但如果本身就將業務設定在容易失約的客戶的市場,那麼先收訂金亦無不可。只是如果希望業務步步高升,那麼目標當然就是越儲越多優質客人。
Keep 住道氣
無論日常工作生活,理財還是經營生意,時間一長就必然會有遇上挫折或者失去預算的時候。在每一局博弈中將自己擺放在最有優勢的位置,保持正面思維,Keep 住道氣。在大量機運碰撞之下,長遠一定會累積出好結果。
表妹
如對本文章有任何問題或意見,歡迎按右上角 Whatsapp 按鈕聯絡我們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