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勝利組通常是一啲富二代/ 早年已經上咗位/ 唔受市場影響嘅高薪厚職, 或者有強勁家底的朋友嘅代名詞。當然近十年就係講一啲早買咗香港物業賺錢嘅朋友, 唔使點做已經勝過人哋以10年計嘅努力, 得到利益嘅朋友當然會講早買早享受;但得唔到利益嘅, 自然想樓價下跌推倒重來, 結果一年復一年樓價沒有下跌, 推到嘅只係社會價值觀同埋深層次矛盾。
香港產業單一人工欠動力
現實香港沒有特別的產業, 有的只是金融和地產為主, 貿易中間人角色也越嚟越輕, 不少環球百貨時裝集團, 已經直接進駐國內, 就支付國內的生產成本急劇上升, 製造業方面已經遷往其他低成本的地方, 例如係柬埔寨孟加拉印度等等, 香港呢一個中間人做貿易越來越難。加上環球資訊物聯網發達, 通過貿易賺取中間利潤越來越困難, 行業萎縮更加難講加人工。而香港最主要嘅業務已經係金融服務地產業, 同時也欠缺創新科技等等, 變成人工加不上;加上香港大學生嘅量化寬鬆, 文職職系勞工市場供過於求, 過度競爭利潤減低人工又上唔到, 中高層延遲退休上到嘅位更加少, 香港嘅人均收入GDP係呢十年大約上升咗兩成咁大把。
但係單看中原指數已經上升咗一倍多, 實際感受樓價上升了一倍至兩倍甚至更厲害, 人工方面無論大學畢業生或者工作了十數年的, 也發現上升幅度不似預期, 一部分人搵錢比以前多咗, 但另一部分卻停滯不前, 收入兩極化, 年輕人點樣可以憑自己嘅努力進入人生勝利組?
唯一方法開放自己
就算無數次的抱怨也不會換來一次機會, 年輕人想進入人生勝利組更加要認清現實, 筆者對於疾病化的量化寬鬆絕不贊同, 但無奈只好順風而行, 好好計算自己供樓能力買到什麼嘅物業, 做好人生規劃, 當然意思唔係叫大家買保險或者搵什麼financial planner。身在香港還可以利用極低利率購買物業, 加上香港做加按可以講係全世界最著數, 喺其他國家做按揭基本上沒有回贈, 更加需要付手續費, 可以把握資產上升加按出來的金錢, 投資其他國家物業或者其他穩健產生現金流嘅工具, 部署得而以筆者經驗進入人生勝利組並非天方夜譚, 但先決條件係要識諗同埋早行。
不少年輕朋友, 有抱負有埋怨但著眼點在於享樂, 結果繼續怨天尤人直到錯過時機, 跟住隨著年紀長大諗法只會更加偏執, 將這個概念灌輸下一代只會越輸越遠, 在資產主義世代繼續沉淪。年輕就是最大本錢, 世界就係唔公平, 早啲接受現實, 真真正正用知識改變命運;記住沒有華麗嘅方法, 只有以前車仔1比0嘅戰術, 目標為本, 贏波才是最重要。
上車樓
如對本文章有任何問題或意見,歡迎按右上角 Whatsapp 按鈕聯絡我們互相交流。